如果使用百v度A*PP或者U*C/Q.Q浏览器不显示内容or乱码,请关闭广告屏蔽功能or畅读模式,或者安-全模式(今日*头条须关闭安-全模式)
佛祖菩提树下顿悟得道,独辟蹊径,悟出将‘佛心’转化为神丹的方法。因而佛门一脉不修拳剑而能降龙伏虎,静坐诵经而能沟通鬼神,其关键处只在‘识得本心’、‘明心见性’。佛门明白此理者略微多些,也不过三、五人而已。”
看到这里,叶昊天的心里怦怦直跳,直如大海扬波,汹涌澎湃!
“道家、佛家都有丹心互化之法,这就是两派传遍天下、地位崇高的主要原因。然而儒家呢?儒家万事俱备,却没有将儒功转化为神丹的方法,以至于那么多儒生都手无缚鸡之力!这实在是儒家的悲哀!”
“想想至今仍然被困在雁荡的那几位大儒,他们白首穷经,在书本上和为老百姓安身立命方面下的功夫不比道士、和尚少,可是论起降龙伏虎的手底功夫实在差得太远!”
此时无字书还在一页页的往后翻着,可是他已经心不在焉了。
他所有的心思都集中在如何才能帮助儒家找到将儒功转化为神丹的方法上。
“只要能找到那种梦寐以求的转化之法,大儒们就能一下子脱胎换骨,而我也能将自身的功力骤然提高数倍!”
霎时之间,叶昊天思绪万千,脑海里不断浮现出儒家修行的无数经文和一个又一个的小故事。
“孔子云:‘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强调平常心即道。这种‘道’是不是实现‘丹心互化’的大道呢?”
“显然,孟子倡导的尽心知性则是一种反省内心的认识和修炼方法。他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这里的‘天’指的是不是‘大道’?与‘丹心互化’有关系吗?”
“宋代有人曾经在修心工夫上提倡‘神悟’。如王信伯就说:‘到恍然神悟处,不是智力求底。’如此神悟,悟出的究竟是什么呢?”
“周敦颐则提出‘主静’说,认为‘无欲故静’。后来还有人把‘静’引向‘静坐’。陆九渊要求门人专门打坐,通过较长时间的静坐达到心体‘澄莹’的境界,获得一种神秘的心理体验和心灵飞跃。杨慈湖也主张静坐得悟,他还把那种方式称为‘反观’,‘尝反观,觉天地万物通为一体。’‘吾性澄然清明而非物,吾性洞然无际而非量,天者,吾性中之象,地者,吾性中之形。’”
至此,叶昊天感到自己领悟的儒家修炼已经十分接近至高无上的大道了。
“看来,要想找到将儒功转化为神丹的方法,只有通过静坐和神悟!”
他试着按照陆九渊和杨慈湖的方法静坐反观,澄然清明,自心无体,洞然无际,非物非量,无天地之分,无内外之别,胸中充满浩然正气,以中庸之心看尽高明细微之处。
也不知静坐了多久,忽然之间他清楚地感到万灭王鼎中的监天尺正在“嚯嚯”地跳个不停,每跳一下,他的泥丸宫都跟着剧烈地震荡一下,体积则比先前扩大一分。
连震百次之后,他的泥丸宫已经扩大了十余倍,丹室中储存的神丹也骤然增加了数十倍!
与此同时,一件更加奇特的事物悄然出现了:在他扩大的泥丸宫内,忽然增加了一个新的神榜——儒功榜!
这可是开天辟地的大事!这一切简直出乎意料,难以想象!
一时之间,叶昊天感到震撼不已,心如鹿撞,七上八下,再也无法保持澄然清明、洞然无际的状态!
“怎么会有这种事?难道这些全是由静坐、神悟诱发的吗?我的功力骤然增加了那么多,难道儒功转化为神丹之后,竟然有如此威力?”
正在这时,耳边忽然传来女娲娘娘惊叫的声音:“天呐!又一件超级神器诞生了!”
叶昊天睁眼看时,却见女娲手中拿着一根银光闪闪的东西,定睛一看,发现原来还是监天尺!尺子的大小、样式没有丝毫变化,只是颜色却从黯然无光变得晶莹剔透!
女娲的身边则站着目瞪口呆的风先生和少康,还有活蹦乱跳的金神褥收。看来褥收身上的魔禁已经完全解除了。
女娲惊诧莫名,手持监天尺喃喃说道:“刑天火中炼了三十六个时辰,两百多件魔器全被炼化,此尺竟然能依然如故!这是怎样的一把神尺啊!尺中蕴含着一颗坚韧不拔的仁心,实在令人惊叹不已!如今神尺已经吸取了玉佩、佛珠和我佩带的项链中近乎两百亿的佛心,以及魔器中潜藏着的无比巨大的魔性,在正反两种强力的拼争扭曲之下仍能保持中和平静之心,实在是难以想象的事!此尺于三日之内跃身与天下十大神器之列,可以与开天九宝并驾齐驱,怪不得连神仙的管理秩序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竟然于神丹和佛心两榜之外增加了儒功榜!从今而后,这把尺子可称为‘监天神尺’了!”
说到这里,她低头看着手中握着